次韵顾玉山感怀

· 袁华
金粟老秃翁,丧女及二妇。 情钟政我辈,况尔中年后。 值兹世浊恶,喧呶互纷揉。 达观了死生,放浪无何有。 汎览经律论,一室仅如斗。 蒲团竹匡床,趺坐各双肘。 心如大圆镜,触处靡不受。 荣辱既俱忘,恒欲烹走狗。 独怜孙与甥,哀哀失慈母。 谁能断嗔爱,毗耶有无垢。 所谈不二法,究竟唯濡首。 宿业想未偿,惊心血屡呕。 深秋天气暄,桑柘叶黝黝。 念子筑杭城,土石躬自负。 城高石易尽,鞭箠无所取。 书来知近况,黧面龟两手。 新谷幸登场,日夜操杵臼。 悉供役夫养,老稚曷糊口。 安得海宇清,关塞忘战守。 归耕对儿女,畜鸡豢肥牡。 侧闻王师出,铁马渡河久。 中军霍嫖姚,报国忠肝剖。 鼓行捣虎穴,若拉枯共朽。 捷书尚未至,西风又衰柳。 思之转郁陶,浇愁唯有酒。 兴亡信有数,蛇断秦鹿走。 荷锸死使埋,四郊多培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粟:指佛家。
  • 喧呶:喧闹声。
  • 纷揉:混乱。
  •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
  • 无何有:空无一物。
  • 汎览:广泛阅读。
  • 经律论:佛教的经、律、论三藏。
  • 趺坐:盘腿而坐。
  • 双肘:双手肘部。
  • 大圆镜:比喻心境如明镜般清晰。
  • 烹走狗:指放纵享乐。
  • 嗔爱:愤怒与爱恋。
  • 毗耶:佛教术语,指无垢清净之地。
  • 濡首:指沉浸于佛法之中。
  • 宿业:前世的业力。
  • 桑柘:桑树和柘树。
  • 黧面:面色黑黄。
  • :皲裂。
  • 杵臼:捣米的工具。
  • 曷糊口:如何维持生计。
  • 霍嫖姚:古代将领名。
  • 拉枯共朽:形容摧毁敌人如摧枯拉朽。
  • 郁陶:忧愁积聚。
  • 蛇断秦鹿走:比喻时局动荡,政权更迭。
  • 荷锸:扛着锹。
  • 培塿:小土丘。

翻译

金粟老秃翁,丧女及二妇。情钟政我辈,况尔中年后。值兹世浊恶,喧呶互纷揉。达观了死生,放浪无何有。汎览经律论,一室仅如斗。蒲团竹匡床,趺坐各双肘。心如大圆镜,触处靡不受。荣辱既俱忘,恒欲烹走狗。独怜孙与甥,哀哀失慈母。谁能断嗔爱,毗耶有无垢。所谈不二法,究竟唯濡首。宿业想未偿,惊心血屡呕。深秋天气暄,桑柘叶黝黝。念子筑杭城,土石躬自负。城高石易尽,鞭箠无所取。书来知近况,黧面龟两手。新谷幸登场,日夜操杵臼。悉供役夫养,老稚曷糊口。安得海宇清,关塞忘战守。归耕对儿女,畜鸡豢肥牡。侧闻王师出,铁马渡河久。中军霍嫖姚,报国忠肝剖。鼓行捣虎穴,若拉枯共朽。捷书尚未至,西风又衰柳。思之转郁陶,浇愁唯有酒。兴亡信有数,蛇断秦鹿走。荷锸死使埋,四郊多培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金粟老秃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生死的达观和对世俗的放浪。通过对比老人与孙甥的境遇,诗人表达了对亲情和世态的感慨。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战乱和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