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五咏看松阁

· 袁华
匡山何崒峍,如拳突中心。 万松列岩岫,天蟜蛟龙翔。 若人抱贞节,眄柯日徜徉。 微吟息高荫,燕坐弦清商。 茅屋三四楹,萝翠友岚光。 谡谡灵籁响,阴阴芳昼长。 采花酿秫米,斸苓充糇粮。 何殊陶贞白,结楼居华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崒峍(zú lù):高耸险峻的样子。
  • 天蟜(tiān jiǎo):形容松树枝干蜿蜒如龙。
  • 眄柯(miǎn kē):斜视树枝,形容悠闲自得。
  • 徜徉(cháng yáng):自由自在地行走。
  • 弦清商:指弹奏清商乐,一种古代音乐。
  • 谡谡(sù sù):形容风声。
  • 灵籁(líng lài):美妙的天籁之音。
  • 秫米(shú mǐ):一种粘性较大的米,常用于酿酒。
  • 斸苓(zhú líng):挖掘茯苓,一种药材。
  • 糇粮(hóu liáng):干粮。
  • 陶贞白:指陶弘景,南朝时期的道士、医学家。
  • 华阳:地名,陶弘景曾在此隐居。

翻译

匡山多么高耸险峻,山峰如拳头般突出在中心。 万棵松树排列在山岩间,枝干蜿蜒如龙在天空中翱翔。 有人怀抱着贞洁的节操,斜视着树枝,每日自由自在地行走。 微声吟唱,在高大的树荫下休息,坐着弹奏清商乐。 茅屋三四间,萝藤的翠绿与山岚的光辉交相辉映。 风声谡谡,美妙的天籁之音响起,阴凉的芳香白天显得格外长。 采摘花朵酿造秫米酒,挖掘茯苓作为干粮。 这情景与陶弘景在华阳结楼隐居有何不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匡山壮丽的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诗中,“万松列岩岫,天蟜蛟龙翔”生动地勾勒出了松树的雄伟与山势的险峻,而“眄柯日徜徉”则表现了隐士悠闲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审美情趣。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