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六首

· 桑悦
朝居白屋内,暮上青云端。有如出谷鸟,日日望高迁。 我独拙于用,神往箕山巅。晞发星杓下,沆瀣供三餐。 谋身自有策,拯物怅无缘。谁知曹子建,老作《处女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晞发:晒干头发。
  • 沆瀣:夜间的水汽,露水。
  • 三餐:指一日三餐。
  • 箕山:山名,传说中古代隐士许由隐居的地方。
  • 星杓:北斗七星的柄,这里指北斗星。
  • 拯物:救助他人。
  • 怅无缘:感到遗憾,因为没有缘分或机会。
  • 曹子建:即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
  • 《处女篇》:曹植的一篇作品,具体内容不详。

翻译

早晨我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傍晚时分却登上青云之巅。就像那从山谷飞出的鸟儿,每天都渴望着高飞远迁。 我自认为不擅长应对世事,心中向往着箕山的顶峰。在那里晒干头发,以夜间的露水作为三餐。 我自有谋生的策略,但救助他人却感到遗憾,因为没有缘分。谁能知道,就连曹植这样的才子,也会老去,写下《处女篇》这样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朝居白屋内,暮上青云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人自比为“出谷鸟”,渴望高飞,但又自认为“拙于用”,只能“神往箕山巅”,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诗的最后提到曹植,暗示了即使是才华横溢的人,也难免老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桑悦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民怿,号思玄居士。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有《桑子庸言》、《思玄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