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二首

· 孙蕡
扁舟夜泊浔阳岸,隐约香炉五老巅。 红叶天灯飞鸟外,白莲僧社断猿边。 苍崖影合东林寺,银汉光连瀑布川。 亦有宗雷违四想,千峰无路访群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舟:小船。
  •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 五老巅:指庐山五老峰的顶峰。
  • 天灯:这里比喻红叶在天空中的景象。
  • 僧社:僧人的居所或寺庙。
  • 断猿:孤猿,指孤独的猿猴。
  • 苍崖:青黑色的山崖。
  • 东林寺:位于庐山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 银汉:银河。
  • 瀑布川:瀑布流经的河流。
  • 宗雷:指宗炳和雷次宗,两位南朝时期的著名隐士。
  • 四想:佛教用语,指四种妄想。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翻译

夜晚,我乘坐小船停靠在浔阳江岸,隐约可见香炉峰和五老峰的顶端。红叶如同天灯在飞鸟之外飘扬,白莲盛开在僧人的居所旁,孤猿的哀鸣声断断续续。青黑色的山崖与东林寺的影子交融,银河的光辉与瀑布的流水相连。我也有宗炳和雷次宗那样的隐逸之志,但却无法找到通往群仙所在的路径,穿越那无数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夜晚的静谧与神秘,通过“扁舟夜泊”、“红叶天灯”、“白莲僧社”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苍崖影合东林寺,银汉光连瀑布川”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千峰无路访群仙”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