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山人舜夫别三十年绝不相闻问忽道遇于长安青灯话旧不胜今昔之感即席赋此
把袂风前各怆神,青灯明灭潞河滨。
三生恍睹前朝客,万死惊逢绝域人。
寂寞未妨龙剑老,飞扬犹喜凤毛新。
同声咫尺荆高在,散发狂歌傍紫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把袂:握住对方的手,表示亲密。
- 怆神:悲伤的心情。
- 潞河滨:潞河边,潞河位于今北京市通州区。
- 三生: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里指过去的时光。
- 万死:极言经历的艰险和生死考验。
- 绝域:极远的地方。
- 龙剑:古代传说中的宝剑,这里比喻英雄或才华。
- 凤毛:比喻杰出的人才。
- 同声:志同道合。
- 荆高:指荆轲和高渐离,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刺客,这里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 散发:解开发髻,形容放纵不羁。
- 紫宸: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廷或政治中心。
翻译
握手风前,我们各自感到悲伤,青灯忽明忽暗,我们在潞河边。 仿佛看到了前朝的客人,经历了无数艰险,才遇到来自遥远地方的人。 虽然寂寞,但不妨碍英雄老去,依然欢喜看到新的人才如凤毛般出现。 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在咫尺,我们解开发髻,狂歌在朝廷之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与久别重逢的友人在长安相遇时的深情。诗中通过“把袂风前各怆神”和“青灯明灭潞河滨”描绘了重逢时的感伤与温馨场景。后句通过“三生恍睹前朝客”和“万死惊逢绝域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珍贵。最后以“同声咫尺荆高在,散发狂歌傍紫宸”表达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饮狂歌的豪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