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伯以三诗见赠赋此奉答

绿杨红蓼半斜曛,锦缆牙旗荡瀫纹。 水面楼台千刹绕,波心城郭万家分。 洞当灵隐偏藏雪,峰到飞来尽入云。 无限画船秋色里,归途风雨湿罗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斜曛(xié xūn):斜阳,夕阳。
  • 锦缆牙旗:指华丽的船只和旗帜。
  • 荡瀫纹(dàng hú wén):船只划过水面留下的波纹。
  • (chà):寺庙。
  • 洞当灵隐:指灵隐寺的洞穴。
  • 峰到飞来:形容山峰高耸,仿佛飞来。
  • 罗裙:女子的裙子。

翻译

绿杨与红蓼在半斜的夕阳下交相辉映,华丽的船只和旗帜在水面上荡起波纹。水面上,楼台环绕着无数的寺庙,波心中,城郭的万家灯火分明。灵隐寺的洞穴偏爱藏雪,飞来的山峰尽入云端。秋色中,无数画船归来,风雨中,女子的罗裙被湿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湖光山色图。诗中,“绿杨红蓼”与“斜曛”交织出温暖而宁静的黄昏氛围,“锦缆牙旗”与“荡瀫纹”则生动展现了水上的繁华景象。后两句通过对“水面楼台”与“波心城郭”的描绘,进一步以宏观视角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宁静。诗的结尾,以“画船秋色”与“风雨湿罗裙”相结合,既表现了秋色的美丽,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