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使君追步隐侯作后八咏诗不佞次题倚和倚槛思民力

碧槛抱朱楼,高凭动斗牛。 桑麻深远墅,禾黍匝平畴。 渤海仁风远,宣城惠绩流。 踟蹰念民力,漫拟仲宣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卢使君:指卢仝,唐代诗人,曾任使君。
  • 追步隐侯:追步,追随;隐侯,指隐居的侯爵,这里可能指卢仝的隐逸诗风。
  • 后八咏诗:指卢仝所作的八首咏史诗。
  • 不佞:谦辞,表示自己不才。
  • 次题:按照原诗的题目和内容进行创作。
  • 倚和:依和,即依照原诗的韵脚和意境进行创作。
  • 碧槛:绿色的栏杆。
  • 朱楼:红色的楼阁。
  • 斗牛:古代星宿名,这里指天空。
  • 桑麻:泛指农作物。
  • 深远墅:遥远的庄园。
  • 禾黍:泛指农作物。
  • 平畴:平坦的田野。
  • 渤海:地名,这里可能指卢仝的故乡。
  • 仁风:仁德的风范。
  • 宣城:地名,这里可能指卢仝曾经任职的地方。
  • 惠绩:惠民的政绩。
  • 踟蹰:犹豫不决。
  • 漫拟:随意模仿。
  • 仲宣游:指东汉文学家仲宣的游历。

翻译

绿色的栏杆环绕着红色的楼阁,高高耸立,仿佛触及天空的星宿。 远处庄园里的桑麻茂盛,平坦的田野上禾黍环绕。 卢使君的仁德风范远播渤海,他在宣城的惠民政绩流传。 我犹豫不决,思考着民众的辛劳,随意模仿仲宣的游历。

赏析

这首诗是胡应麟对卢仝诗作的回应,表达了对卢仝诗风和政绩的赞赏。诗中通过描绘碧槛朱楼、桑麻禾黍等意象,展现了田园风光,同时提及卢仝的仁风和惠绩,体现了对其高尚品德和政绩的敬仰。结尾的“踟蹰念民力,漫拟仲宣游”则表达了诗人对民众辛劳的关怀,以及对卢仝诗风的追随和模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卢仝的深厚情感和对其诗作的深刻理解。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