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二丈以直指叶公招中席辍赴毕燕仍过戚园轰饮达曙乃罢
皂盖参差越水头,千山寥廓暮云收。
风前并溯王猷棹,月底重登庾亮楼。
彩袖翩褼传楚舞,朱弦嘹呖和吴讴。
梅花渐吐新春色,秉烛何妨尽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车篷。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越水:指浙江一带的水域。
- 寥廓:空旷深远。
- 暮云收:傍晚的云彩渐渐散去。
- 王猷棹:王猷,人名,棹指船桨,这里指乘船游玩。
- 庾亮楼:古代名楼,庾亮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
- 彩袖翩褼:彩袖,指舞女的衣服;翩褼,形容舞姿轻盈。
- 楚舞:楚地的舞蹈。
- 朱弦嘹呖:朱弦,红色的琴弦;嘹呖,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 吴讴:吴地的歌曲。
- 梅花渐吐:梅花开始绽放。
- 秉烛:手持蜡烛。
翻译
黑色的车篷在越水之畔参差不齐地排列,千山之间空旷的暮云渐渐散去。 风中我们一同乘船游玩,月下再次登上庾亮楼。 彩色的衣袖轻盈地舞动,传递着楚地的舞蹈,红色的琴弦清脆响亮,伴随着吴地的歌曲。 梅花渐渐绽放出新春的色彩,手持蜡烛,何妨彻夜游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聚会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热爱。诗中“皂盖参差越水头”和“千山寥廓暮云收”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而“风前并溯王猷棹”和“月底重登庾亮楼”则体现了诗人的游兴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后两句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欢乐气氛。最后,“梅花渐吐新春色,秉烛何妨尽夜游”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期待和对夜晚游玩的无限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