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麟自髫丱即辱大司空朱公赏识兹公将南归不胜恋恋谨再赋七言二章
十载讴歌扈圣君,三朝出入冠人群。
华夷并切姬公望,河洛长思大禹勤。
赐履燕台晨动色,悬车庐岳暮生云。
犹怜越客干将在,拂拭寒光射斗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髫丱(tiáo guān):指年幼的样子。
司空(sī kōng):古代官职名,掌管土木工程。
华夷(huá yí):指中原和外族。
姬公(jī gōng):指周朝的贵族。
河洛(hé luò):指黄河和洛河。
大禹(dà yǔ):中国古代传说中治水的英雄。
燕台(yān tái):指古代宴乐的地方。
庐岳(lú yuè):指庐山和嵩山。
越客(yuè kè):指越国的客人。
干将(gān jiàng):古代传说中的铁匠。
寒光(hán guāng):指寒冷的光芒。
斗文(dǒu wén):指星斗的形状。
翻译
应麟自幼年就备受尊敬,曾受到大司空朱公的赏识。如今,他即将南归,心中充满眷恋之情,特此再次创作了两首七言诗章。
十年来,他一直歌颂着跟随着圣明君主,三次受封出入朝廷,被冠以众人之首。他既关注中原文化,也尊重外族风俗,心怀周朝贵族的期望,思念黄河和洛河的伟大治水功绩。每天早晨在燕台上穿上赐予的履物,动人的色彩随着晨曦而变化;傍晚时分,他乘坐悬挂华丽车辆的庐山和嵩山之间,云雾缭绕。他仍然怀念越国的客人干将,看着他拂拭寒冷的光芒,照射在星斗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应麟对自己早年经历和人生感悟的回顾。诗中通过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所见所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国情怀和对历史传统的珍视,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