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君禹观察之岭右八首

万山行尽见牂牁,处处椰浆酌叵罗。 赤日猩鼯啼古洞,青天龙蜃出层波。 风生羽节炎威静,露洗牙旗瘴色和。 好作刺桐花下客,细吹芦笛听夷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牂牁(zāng kē):古代地名,今指广西一带。
  • 椰浆:椰子汁。
  • 叵罗(pǒ luó):古代一种酒器。
  • 猩鼯(xīng wú):猩猩和鼯鼠,泛指野生动物。
  • 龙蜃(lóng shèn):传说中的海中巨兽,似龙。
  • 羽节:仪仗中用羽毛装饰的节杖。
  • 牙旗:古代军中用象牙装饰的旗帜。
  • 瘴色:指瘴气,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刺桐:一种植物,常绿大乔木。
  • 芦笛:用芦苇制成的笛子。
  • 夷歌:指少数民族的歌曲。

翻译

行遍万山后,终于抵达了广西一带,处处可见人们用椰子汁斟满酒器。 烈日下,古洞中野生动物的啼叫声不断,青天之上,海中的巨兽似乎从层层波涛中跃出。 风起时,羽饰的节杖带来一丝凉意,露水洗净了象牙装饰的军旗,连瘴气也显得柔和了。 愿你成为刺桐花下的客人,细细吹奏芦笛,聆听那异族的歌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广西山区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的生活气息。诗中通过“万山”、“牂牁”、“椰浆”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异域风情的画面,同时“猩鼯啼古洞”、“龙蜃出层波”等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丰富想象。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异乡能有一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