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徐仁仲二首

相逢豪气自翩翩,早睹灵光第一传。 李郭仙舟同此夕,张雷神剑合当年。 眠云欲借匡庐顶,望日聊依泰岱前。 七十二君君试问,几家遗碣到桑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á):答,回复。
  • 徐仁仲:人名,诗中的对话者。
  • 翩翩(piān piān):形容举止洒脱,文雅。
  • 灵光:指才华或智慧的光辉。
  • 李郭仙舟:指李膺和郭泰,两人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曾同舟共济,后用来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 张雷神剑:指张华和雷焕,两人是晋代人,传说他们发现了一把神剑,后用来比喻非凡的才能或机遇。
  •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
  • 泰岱:即泰山,位于山东省。
  • 七十二君:指传说中泰山封禅的七十二位帝王。
  • 遗碣(yí jié):遗留下来的石碑。
  •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翻译

与你相逢,你的豪气自然洒脱,早早地就展现了你那才华横溢的第一流风采。今晚我们如同李膺与郭泰同舟共济,当年张华与雷焕的神剑也应合我们的相遇。想要借匡庐山顶的云朵安眠,望着日出时依傍在泰山之前。试问那七十二位封禅的帝王,他们的遗碑又有几块能留存到今日的桑田变迁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仁仲的赞赏与期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李郭仙舟”和“张雷神剑”的典故,比喻诗人与徐仁仲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志向。后两句则通过匡庐、泰山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七十二君”与“遗碣”的对比,抒发了对历史长河中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