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喻水部康山人过集斋中

萍踪十载共相望,邂逅重开竹下觞。 客子驱车还越峤,词臣飞舄到河阳。 虹霓色动高天外,日月春生大海傍。 会见桃花连四境,先携赋草过西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踪:比喻行踪不定,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 邂逅:偶然相遇。
  • 竹下觞:指在竹林下饮酒。
  • 客子:旅居外地的人。
  • 越峤:指越地的山岭。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 飞舄:形容快速行走,如同飞翔。
  • 河阳:地名,今河南省孟州市。
  • 虹霓:彩虹。
  • 高天外:指天空极高之处。
  • 日月春生:形容春天的景象,日月象征光明和温暖。
  • 大海傍:大海边。
  • 桃花连四境:形容桃花盛开,遍布四周。
  • 赋草: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赋。
  • 西堂:指西边的厅堂,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翻译

漂泊的行踪已有十年,我们彼此遥望, 偶然相遇,再次在竹林下举杯共饮。 旅居外地的人驱车返回越地的山岭, 文学侍从之臣快速行走至河阳。 彩虹在天际高挂,色彩动人, 日月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在大海边升起。 即将看到桃花盛开,遍布四周, 先带着我的文学作品,穿过西边的厅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胡应麟与友人在冬夜重逢的情景,通过“萍踪十载”和“邂逅重开竹下觞”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诗中“客子驱车还越峤,词臣飞舄到河阳”展现了友人的旅途奔波与文学侍从的忙碌。后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虹霓色动高天外,日月春生大海傍”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升起。结尾的“会见桃花连四境,先携赋草过西堂”则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和文学的交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的热爱。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