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向诃林承二三禅人留宿风幡堂即事赋赠得风字

解与陶潜饮,清狂即远公。 好将虎溪水,移入酒泉中。 烛秉何须月,幡吹只是风。 欲眠无醉石,为拂半床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诃林:佛教寺院
  • 风幡:佛寺中悬挂的风帆,用以表示风向
  • 屈大均(Qū Dàjūn):明代文学家

翻译

在诃林寺向二三位禅师留宿,写下这首即兴赋赠的诗作《得风字》。

与陶潜(古代文学家)共饮美酒,清风自成佳话。 不妨将虎溪的水,搬到酒泉中来。 不点蜡烛也能照明,只听风吹飘动风帆。 想要入眠却不想醉,只能拂去半床空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诃林寺与禅师共饮之际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如虎溪水、酒泉、风帆等,表达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内心深处的探索。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