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阊卧病有作

桐叶萧萧掩市门,秋光虽好易黄昏。 人怜白喜方同病,帝命巫阳更予魂。 杨柳东西朱户映,芙蓉七十白波吞。 人间未有琅玕实,饥凤啾啾好自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阊(wú chāng):地名,古代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 桐叶(tóng yè):桐树的叶子。
  • 虽好易(suī hǎo yì):虽然很美好,但很快就会。
  • 黄昏(huáng hūn):傍晚,太阳落山时分。
  • 白喜(bái xǐ):指白喜人,传说中的一种神仙。
  • 巫阳(wū yáng):地名,古代地名,今湖北宜昌一带。
  • 琅玕(láng gān):传说中的一种珍贵宝石。
  • 饥凤啾啾(jī fèng jiū jiū):形容凤凰因饥饿而发出的声音。

翻译

桐叶飘落,轻轻遮掩着城门,秋日的光景虽美好,却很快就会变成黄昏。人们同情白喜人因病而悲伤,皇帝下令巫阳再次赐予他灵魂。杨柳在东西两侧的朱门映衬下,芙蓉在七十岁时被白色波浪吞没。人间还没有出现过琅玕这样的宝石,饥饿的凤凰只能发出凄厉的叫声来自我安慰。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病重的吴阊(地名)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命运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命、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