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吴公惠田赋此奉答

繇来仁者粟,方与养亲宜。 更受山田赐,弥惭石父知。 自今为黍早,不惜采兰迟。 勤动同妻子,长怀粒我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繇(yóu):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粮食、农田等事务的官员。
  • 黍(shǔ):一种谷类作物,古代常用来祭祀。
  • 采兰:采摘兰草。
  • 粒我私:指粮食私藏。

翻译

种植粮食的仁人送来了粮食,正好适合养家糊口。 又得到了山田的赏赐,让我更加感到惭愧,觉得自己不如山田的主人懂得事理。 从今以后,我会更早地种植黍谷,不再介意晚些采摘兰草。 勤劳地与妻子一起劳作,心中怀着对粮食的私藏。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种植粮食的仁人,他收到了粮食的赠送,也得到了山田的赏赐,但他却感到自己不如山田的主人懂得事理,因此更加努力地种植粮食。诗中表现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粮食的珍惜之情,展现了一种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