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台:古代官署名,此指朝廷。
- 挹:汲取,引申为受到。
- 御芬:皇帝的恩泽。
- 桃李:比喻学生或弟子。
- 房心:星宿名,此指天象。
- 三台:古代官名,此指高级官职。
- 河洛:指《河图》与《洛书》,古代典籍。
- 万古文:指流传千古的文献。
- 经术:经学,指儒家经典的研究。
- 相家:指精通相术的家族。
- 韦氏:指韦贤,汉代著名经学家。
- 秀才: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等级。
- 门客:寄居在贵族门下的人。
- 汉庭:指汉朝朝廷。
- 大夏:古代西域国名,此指国家。
- 梁栋: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
- 二室:指中岳嵩山的两个山峰。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卧云:比喻隐居。
翻译
曾经在朝廷中受到皇帝的恩泽,如今中原的学子又归于你门下。 天象中的房心星宿预示着三台高官的象征,河图洛书依然启示着千古的文献。 精通经学的韦氏家族擅长相术,秀才门客在汉朝朝廷中声名远扬。 应当知道,在大夏这样的国家需要栋梁之才,中岳嵩山的两个山峰上,高大的松树下有隐居的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杨伯章提学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教育成就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如“兰台”、“桃李”、“房心”、“三台”等,展现了杨提学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同时,通过“河洛仍开万古文”一句,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最后,以“二室长松有卧云”作结,寓意杨提学如嵩山之松,高洁而隐逸,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