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厚第三书孤愤之怀极矣男子要自有出世事毋论浮荣即不朽亦第二义也赋此广之
朱邸朱弦响竞新,少年都美出风尘。
从夸郢里传孤调,耻向南阳问贵人。
七子有文身似叶,八公无药鬓如银。
悬知出世男儿事,笑杀难陀恋转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邸(zhū dǐ):红色的府邸,指贵族或高官的宅邸。
- 朱弦(zhū xián):红色的琴弦,这里指音乐。
- 郢里(yǐng lǐ):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指高雅的文化环境。
- 南阳:地名,这里指世俗的权力中心。
- 七子:指七位文人或学者。
- 八公:指八位高人或仙人。
- 悬知(xuán zhī):预知,预见。
- 笑杀(xiào shā):笑死,极言其笑。
- 难陀(nán tuó):佛教中的一个故事人物,因贪恋世俗而未能成佛。
- 转轮(zhuǎn lún):佛教中的轮回,指生死循环。
翻译
红色的府邸中,琴声竞相奏新曲,少年英俊,超脱风尘。 自夸在郢里传唱孤高的曲调,耻于向南阳的贵人询问。 七位文人虽有才华,身似落叶,八位高人无药可救,鬓发如银。 预知男儿应有超越世俗之事,笑看难陀贪恋轮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华的蔑视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朱邸朱弦”与“少年都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通过“郢里传孤调”与“耻向南阳问贵人”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不屑于权贵的高洁品格。最后两句以佛教的出世思想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超脱轮回、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