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汝旭游太学扶侍宗伯公并讯谢宗伯

南州士问美,北阙帝恩繁。 稍慰晨昏恋,仍闻诗礼尊。 出从鳣席授,归向鲤庭论。 荀令香虽冷,何郎粉尚温。 通家余濩落,乔木尔飞翻。 获保野人业,能忘真宰恩。 风飙倏以过,桃李竟何言。 唯有青山色,依然傍筚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指南方地区。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也泛指朝廷。
  • 鳣席:古代的一种坐席,这里指学府。
  • 鲤庭:指学府或书香门第。
  • 荀令香:荀令,即荀彧,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此句比喻才华虽逝,但影响犹存。
  • 何郎粉:何郎,即何晏,三国时期著名的美男子,此句比喻美好形象依旧。
  • 通家:世交。
  • 濩落:空廓,引申为无用。
  • 乔木:高大的树木,比喻家族或国家的根基。
  • 真宰:指天,即自然的主宰。
  • 风飙:狂风。
  • 筚门:用竹条或柳条编成的门,指简陋的居所。

翻译

南方的士人声誉美好,北方的帝王恩泽繁多。 稍稍安慰了早晚的思念,仍然听闻诗书礼仪的尊崇。 外出时在学府中传授知识,归来时在书香门第中讨论学问。 荀彧的才华虽已消逝,但影响依旧;何晏的美好形象依然温暖人心。 世交虽然空廓无用,但家族的根基你却能自由飞翔。 保持了隐士的业,怎能忘记自然的恩赐。 狂风突然吹过,桃李花儿无言以对。 只有那青山的颜色,依然依傍着简陋的门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徐汝旭游学京城的祝福与思念,同时赞美了其家族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才华。诗中通过“南州士问美”与“北阙帝恩繁”对比,突出了徐汝旭的声望与帝都的荣耀。后文以“荀令香虽冷,何郎粉尚温”等句,巧妙地运用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寄寓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结尾的“唯有青山色,依然傍筚门”则以自然景物作结,寓意深远,表达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真挚的情感与自然的美丽依旧不变。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