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赠张太学孺愿兼寄示沈嘉则屠长卿孺愿之先人为大司马公嘉则长卿俱其客且与孺愿善序其诗而不能无白首之叹故云
明海张司马,龙门一世师。
久钦鲸力大,不尽凤毛奇。
业称元方弟,名高蔡克儿。
有才疑梦笔,无意仅为箕。
天向金陵辟,虹从赤董垂。
诸生俱避席,祭酒亦低帷。
柳态犹长绪,兰心祗项斯。
寄声屠与沈,须忆御膺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海:指张孺愿的先人,即张太学,因其曾任大司马,故称明海。
- 龙门:比喻高门,指张太学的家族地位显赫。
- 鲸力:比喻巨大的力量或才能。
- 凤毛:比喻珍贵稀有的东西,这里指张太学的才华。
- 元方弟:指张太学的弟弟,元方是他的字。
- 蔡克儿:指蔡克,东汉末年名士,这里用来比喻张太学的儿子。
- 梦笔:比喻文才出众,如梦中得笔。
- 仅为箕:比喻只做些低微的工作,箕是用来扫除的工具。
- 金陵:南京的古称,这里指张太学的所在地。
- 赤董垂:赤董是一种植物,垂指其枝条下垂,这里比喻张太学的名声远扬。
-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敬。
- 祭酒:古代官职,这里指沈嘉则和屠长卿。
- 柳态:比喻柔美的姿态。
- 兰心:比喻高洁的品质。
- 项斯:指项斯,西汉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张太学的诗才。
- 屠与沈:指屠长卿和沈嘉则,都是张太学的朋友。
- 御膺时:指在适当的时候得到重用。
翻译
明海张太学,是当世的高门显贵。 久闻其才华横溢,凤毛麟角般珍贵。 他的弟弟元方也是名声在外,儿子更是名高蔡克儿。 他的才华似乎是梦中得来的笔,却无意只做些低微的工作。 天意似乎特别眷顾金陵,他的名声如同赤董垂下的枝条,远扬四方。 学生们都尊敬地避席,连祭酒也低下了帷帐。 他的姿态如柳枝般柔美,心灵如兰花般高洁。 寄语屠长卿和沈嘉则,须记得在适当的时候得到重用。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张太学的赞誉之作,通过对张太学及其家族的描述,展现了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和个人的卓越才华。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鲸力”、“凤毛”、“梦笔”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张太学的非凡才能和高尚品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张太学及其友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重用,发挥自己的才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世贞的文学造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