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虑澹无可屏,端居生夜清。
秋风在长松,谡谡令松鸣。
因之动遥思,思我方外朋。
趺坐深草色,流尘瘗函经。
多露湿空山,欲往未能胜。
回心入初地,万象了不应。
方知见闻表,悠然有合并。
如何怨碧云,役役伤道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虑澹(lǜ dàn):心思淡泊。
- 端居:正坐。
- 谡谡(sù sù):形容风声。
- 趺坐(fū zuò):盘腿而坐。
- 瘗函经(yì hán jīng):埋藏经书。
- 初地:佛教术语,指修行初阶段的境界。
-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 见闻表:所见所闻的表面现象。
- 役役:形容忙碌不停。
翻译
心思淡泊,无事可挡,正坐时夜色清明。 秋风吹过长松,松树发出谡谡声。 因此激起远方思念,思念我那些超脱世俗的朋友。 他们盘腿坐在深草之中,流尘埋藏了经书。 空山中多露水,湿漉漉的,想去却难以成行。 回到初心之地,万象皆不回应。 方才明白,所见所闻之外,悠然有所融合。 为何要怨恨碧云,忙碌不停伤了道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虑澹”与“端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明,而“秋风”与“长松”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后文通过对“方外朋”的思念,以及对“初地”和“万象”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最后,诗人对“役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道心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