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寇王公扶侍太夫人驰传还里赋此为赠

将母仍为昼锦身,亲从玉殿捧恩纶。 旌旗自北风云近,花柳从南雨露匀。 出入两朝中执法,起居八座太夫人。 莱衣姓老看还少,粉署名秋别有春。 桃实供从王母旧,履声听识郑公真。 那应北斗虚喉舌,共望中台领缙绅。 明主总深乌鸟慰,可能无意画麒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司寇:古代官名,相当于最高司法官。
  • 王公:指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 扶侍:扶持侍奉。
  • 驰传:快速传递消息或物品。
  • 昼锦:指白天穿着锦衣,比喻显贵。
  • 恩纶:皇帝的诏书。
  • 旌旗:旗帜的统称。
  • 两朝:指两个不同的朝代。
  • 中执法:中央的执法官员。
  • 八座:古代高级官员的代称。
  • 莱衣:古代一种礼服,这里指穿着莱衣的人。
  • 粉署:古代官署名,指中央政府。
  •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掌管不死药和仙桃。
  • 履声:脚步声。
  • 郑公:指郑玄,东汉著名经学家。
  • 北斗:北斗七星,古代常用来比喻重要的职位。
  • 喉舌:比喻重要的言论或传达信息的职位。
  • 中台:中央政府的高级机构。
  • 缙绅:古代指有官职或地位的人。
  • 乌鸟:乌鸦,古代有“乌鸟之情”比喻孝道。
  • 画麒麟:指绘制麒麟图,古代用来表彰功臣。

翻译

王世贞作为大司寇,扶持侍奉太夫人,快速传递消息回到故乡,我写下这首诗作为赠礼。他白天穿着锦衣,从玉殿上捧着皇帝的诏书,旌旗从北边飘来,风云接近,花柳在南边,雨露均匀。他在两个朝代中担任中央的执法官员,太夫人作为八座高级官员的家属。穿着莱衣的人看起来年轻,中央政府的名声在秋天别有一番春意。桃实供奉给王母,履声让人想起郑玄的真实。那北斗七星似乎空缺了重要的言论职位,大家都希望中央政府能领导有官职的人。明主总是深感乌鸦的孝道之情,可能无意中也会绘制麒麟图来表彰功臣。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赠给大司寇王公的,诗中表达了对王公及其家族的尊敬和赞美。通过描绘王公扶持太夫人回乡的场景,展现了王公的显贵地位和对家族的孝道。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昼锦”、“恩纶”、“旌旗”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朝廷政治的期望和对孝道的推崇,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