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启南画虞山致道观昭明手植三桧初名七星桧

白云团虞山,有七苍虬舞。 云当梁初代,昭明读书所。 虽干乾坤庇,实饱冰霜苦。 其四托狐鸱,帝遣六丁取。 存类矍圃三,去杀秦封五。 宋人雅好事,往往为之补。 颉颃若昆季,厥始实孙祖。 隆准理固当,小巫气终阻。 昨余游真宫,脱冠憩其下。 日落长风来,飒然精灵语。 及乎微月上,脩鳞森欲吐。 沈翁长康流,为桧传世谱。 不欲令汉杰,轻与哙等伍。 尺楮移秋山,真宰在阿堵。 蓬窗一展看,森阴洗烦暑。 何必称七星,三星亦自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 (qián kūn):天地。
  • 矍圃 (jué pǔ):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比喻珍贵稀有。
  • 隆准 (lóng zhǔn):高耸挺拔。
  • 小巫 (xiǎo wū):小巫师,比喻技艺或能力不高的人。
  • 飒然 (sà rán):形容风声或动作迅速。
  • 微月 (wēi yuè):指月亮初升或月色微弱。
  • 脩鳞 (xiū lín):指树木的纹理或形状像鱼鳞。
  • 阿堵 (ā dǔ):这里指画中的景物。

翻译

白云环绕着虞山,七棵苍老的树如同舞动的虬龙。 据说在梁朝初年,昭明太子曾在此读书。 虽然这些树得到了天地的庇护,但也经历了无数冰霜之苦。 其中四棵被狐狸和猫头鹰占据,天帝派遣六丁神将其取走。 剩下的三棵像矍圃中的珍宝,被秦朝封为五棵。 宋朝的人们非常喜欢这些树,常常加以修补。 它们如同兄弟一般,最初却是孙祖关系。 高耸挺拔的树理应如此,小巫师终究难以比拟。 昨天我游览了真宫,脱下帽子在树下休息。 夕阳落下,长风吹来,仿佛精灵在说话。 等到微弱的月光升起,树的纹理森然欲吐。 沈翁长康一流,为这些树编写了世谱。 不愿让这些汉代的杰出树木,轻易与平庸之辈相提并论。 一幅画中移来了秋山,真宰就在这景物之中。 在蓬窗下展看,森阴洗去了烦暑。 何必称之为七星,三星也是自古以来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虞山上七棵古老树木的传奇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树木的历史价值和自然美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苍虬舞”形容树木的古老与生命力,“矍圃三”和“秦封五”则体现了树木的珍贵和历史地位。诗人通过对树木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