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瓮城河

· 祁顺
两岸人烟草木多,东风匹马瓮城河。 桥横百尺平如砥,山倒千峰翠似螺。 古迹已随城剥落,奔流长与石冲磨。 尘缨未濯年光老,空愧沧浪孺子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瓮城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dǐ) 磨刀石,这里比喻桥面平坦。
  • :(luó) 螺蛳,这里比喻山峰像螺蛳壳一样层层叠叠。
  • :(zhuó) 洗涤。
  • 沧浪:古水名,这里指隐逸的生活。
  • 孺子歌:指《孺子歌》,又称《沧浪歌》,是一首古老的隐逸诗。

翻译

两岸的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我独自骑马在东风中穿越瓮城河。 桥横跨百尺,平坦如磨刀石,山峰倒映在水中,千峰翠绿,层层叠叠如螺蛳壳。 古老的遗迹随着城墙的剥落而消失,奔腾的河水长久地与石头冲撞磨砺。 尘世的纷扰未曾洗净,岁月已老,空自愧对那隐逸的沧浪之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瓮城河畔的所见所感。通过“两岸人烟草木多”和“桥横百尺平如砥”等句,展现了河畔的宁静与自然的壮美。后两句“古迹已随城剥落,奔流长与石冲磨”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结尾的“尘缨未濯年光老,空愧沧浪孺子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