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晓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夜晚的时间。
- 庶几:或许,表示推测。
- 病躯:生病的身体。
- 披衣:穿上衣服。
- 晨星:清晨的星星,这里指天还未完全亮。
翻译
我独自坐在孤灯旁,整夜未眠,时间久了,灯光也渐渐微弱。 不知道夜晚已经过去了多久,只是隐约听到邻家的鸡鸣声,或许天快亮了。 我这生病的身体懒得起床,但花儿的香气催促我穿上衣服。 我笑着问身边的孩童,清晨的星星是否还稀疏可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独坐至天明的场景,通过孤灯、晓漏、邻鸡等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心情。诗中“病躯慵下榻”一句,既表达了身体的疲惫,也透露出内心的慵懒和无奈。结尾的“笑问儿童道,晨星稀未稀”则以轻松的语调,询问天色,展现了诗人对黎明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送圆音禅友主席丹霞 》 —— [ 明 ] 成鹫
- 《 元旦掩室示诸子时年六十六 》 —— [ 明 ] 成鹫
- 《 登玉台寺呈雪玻长老 》 —— [ 明 ] 成鹫
- 《 送愚破师还匡庐同光省觐 》 —— [ 明 ] 成鹫
- 《 和社中诸子咏一茎二色红白莲花 》 —— [ 明 ] 成鹫
- 《 李广文斗山谒选北行舟过大通赋诗留别并出丹霞题咏见示用韵赠行 》 —— [ 明 ] 成鹫
- 《 观刘东溪所藏吴虎泉晚槐栖鸦图 》 —— [ 明 ] 成鹫
- 《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 其五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