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晚眺次韵

· 史谨
层楼高处望京畿,异服殊音职贡齐。 白象来经铜柱北,紫驼生系玉关西。 花含露萼知春浅,云度风林觉树低。 回首谢安歌舞地,空遗蔓草接荒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畿(jīng jī):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 异服殊音:指穿着不同服饰,说着不同语言的人。
  • 职贡:指各地方向中央朝廷进贡的物品。
  • 铜柱:古代用于标记边界的柱子。
  • 玉关:指边关,常用来象征边疆。
  • 露萼:带着露水的花萼,指花蕾。
  • 风林:被风吹动的树林。
  •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此处指其曾居住或活动的地方。
  • 蔓草:蔓延的野草。
  • 荒蹊:荒废的小路。

翻译

站在高楼之巅远望京城及其周边,看到来自各地的异族人穿着不同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他们的贡品整齐地陈列着。白象从铜柱北边来,紫驼被系在玉关西边。花蕾含着露水,知道春天还浅;云朵飘过被风吹动的树林,感觉到树木似乎变低了。回首望去,谢安曾经歌舞的地方,如今只剩下蔓延的野草和荒废的小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京城及其周边的繁华景象与边疆的异域风情。诗中“白象”、“紫驼”等意象生动展现了边疆的特色,而“花含露萼”、“云度风林”则巧妙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动态。结尾处对谢安旧地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繁华不再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