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蓝关谒韩文公庙

· 成鹫
我昔读书至原道,眼中有儒无佛老。孔门儿孙争吐气,烈日当空长杲杲。 后来更读潮州韩庙碑,始知眉山老子不吾欺。道济溺,文起衰,古人可作非公谁。 当年天子崇佛氏,骑马鸡栖上封事。批龙鳞,履虎尾,等荣辱,齐生死。 自断投荒不复还,一路行吟八千里。至人履险如履夷,眼前直道平如砥。 何有于,秦岭云,蓝关云,凄凉独洒穷途泪。呜呼噫唏,我知之矣。 孤臣去国兮誓忘家,天路险难兮不可至。望帝乡兮云中,范驰驱兮荒裔。 灵均九辨有同情,平子四愁应不二。今来古庙枕寒崖,松树森阴不知岁。 秋风入松作山雨,前路行人去如水。我问行路人,谁是公知己。 当年祇有鳄潭鱼,不畏天王畏刺史。路人问我谁,旧是尼山门弟子。 方袍高笠胡来哉,稽颡再拜汗先泚。我公聪明见肝胆,天人默默应相契。 过门正好留衣别,登堂不用作胡礼。
拼音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