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日斋中作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沈冥不愿醒。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枕:陶制的枕头。
  • 单衾:单薄的被子。
  • :遮挡。
  • 素屏:白色的屏风。
  • 空斋:空荡的书房。
  • 冥冥:昏暗的样子。
  • 辋川: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此隐居。
  • 内史:古代官名,这里指王维,因其曾任尚书右丞,相当于古代的内史。
  • 盂兰:盂兰盆节,佛教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以祭祀祖先和救济孤魂。
  • 乞食:化缘,佛教徒向人求布施。
  • 逃禅:逃避世俗,隐居修禅。
  • 沈冥:深沉的冥想状态。

翻译

陶制的枕头,单薄的被子,白色的屏风遮挡,我在空荡的书房中独自躺卧,窗外是昏暗的雨天。我曾打算将辋川的旧居改建为寺庙,而内史王维新近邀请我为他写经。窗外的竹子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寂静,盂兰盆节时,我化缘乞食,感受着世间的飘零。近年来,我领悟了逃避世俗、隐居修禅的道理,整日沉浸在深沉的冥想中,不愿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雨天独处的静谧场景,通过对陶枕、单衾、素屏等物品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提到的辋川、内史王维,以及盂兰盆节的乞食,都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和对世俗的疏离。最后两句“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沈冥不愿醒”,更是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禅理的领悟和对冥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