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四首

·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帛(yù bó):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丝织品,这里指和平的象征。
  • 朝回:朝见后返回。
  • 帝乡:指京城,皇帝的居所。
  • 乌孙:古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边疆民族。
  • 不称王:不再自立为王,表示归顺。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兵气:战争的气氛。
  • 销为:转化为。

翻译

和平的象征随着使者朝见后返回,他们望向帝都的方向,乌孙人归去后不再自立为王。 在那遥远的天边,宁静之地不再有战争,战争的气氛转化为日月的光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和平与归顺的边疆景象。通过“玉帛朝回望帝乡”和“乌孙归去不称王”,诗人表达了边疆民族对中央王朝的归顺与和平愿望。后两句“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将战争的消弭转化为日月光辉,寓意着和平的美好与光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常建

常建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祖籍邢州(今邢台),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诗现存不多,其中《题破山寺后禅院》较为著名。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