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浑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 笙歌留远棹,风雨寄华堂。 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 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á):水流声。
  • 洛人:指洛阳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泛指中原人士。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红壁:红色的墙壁。
  • (gěng):明亮。
  • 翠帘:绿色的帘幕。
  • :聚集,这里指香气凝聚不散。
  • :能够,忍受。
  • 陵阳: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某个特定的地方。

翻译

山峦断开,水面茫茫,洛阳人的西行路途漫长。 远行的船只上留下了笙歌,风雨中寄托了华美的厅堂。 红色的墙壁映照着秋夜的烛光,翠绿的帘幕凝聚着清晨的香气。 谁能忍受从此离去,云雾和树木遍布陵阳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通过山水、风雨、红壁、翠帘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地的深情留恋。诗中“山断水茫茫”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阔,又隐喻了离别的无奈和遥远。后文通过“笙歌留远棹”和“风雨寄华堂”进一步以音乐和自然现象来象征离别的情感。结尾的“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则强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或特定地点的依恋和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