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
月落尚留东閤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江城夜别潇潇雨,山槛晴归漠漠烟。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霄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此处可能指一处高耸入云的山峰。
- 绝韦编:断绝的韦编,指书籍,这里比喻隐居生活与世隔绝。
- 旧隐:旧时的隐居之地。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元处士。
- 结袜:结扎袜子,指准备出行。
- 东閤:东边的阁楼。
- 北窗:北面的窗户,常用来指代清静的读书或休息之处。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潇潇雨:细密的小雨。
- 山槛:山间的栏杆或台阶。
- 漠漠烟:朦胧的烟雾。
- 一顷豆花:形容豆花盛开的田地。
- 三顷竹:形容竹林茂密。
- 钓鱼船:用于垂钓的小船,这里象征隐逸生活。
翻译
在紫霄峰下,断绝了尘世的书籍,旧时的隐居之地如相如结袜前般熟悉。 月落时分,仍留恋东阁的醉意,风高之时,还怀念北窗下的安眠。 江城夜别,细雨潇潇,山间晴归,烟雾朦胧。 一顷豆花盛开,三顷竹林茂密,想必已抛却了那钓鱼的小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处士从洛阳归隐宛陵山居的情景,通过对比旧隐与新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紫霄峰、东閤、北窗等,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自得的隐居环境。末句“想应抛却钓鱼船”更是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彻底放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