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

· 许浑
北望高楼夏亦寒,山重水阔接长安。 修梁暗换丹楹小,疏牖全开彩槛宽。 风卷浮云披睥睨,露凉明月坠阑干。 庾公恋阙怀乡处,目送归帆下远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梁:指经过修缮的屋梁。
  • 丹楹:红色的柱子。
  • 疏牖:稀疏的窗户。
  • 彩槛:彩绘的栏杆。
  • 披睥睨:披,覆盖;睥睨,斜视,这里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阑干:栏杆。
  • 庾公:指庾信,南朝文学家,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 恋阙:留恋宫阙,指对京城的眷恋。
  • 归帆:归航的船只。

翻译

北望高楼,即便夏日也感寒意,山峦重叠,水流辽阔,直通长安。 经过修缮的屋梁下,红色的柱子显得小巧,稀疏的窗户完全打开,彩绘的栏杆显得宽阔。 风卷起浮云,覆盖了斜视的视线,露水凉爽,明月似乎从栏杆上坠落。 我像庾信一样,留恋着京城,怀念着故乡,目光随着归航的船只,向远处的沙滩下望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北望时的深情。诗中,“北望高楼夏亦寒”一句,既表达了高楼之上的清凉,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通过对修梁、丹楹、疏牖、彩槛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高楼的精致与开阔。后两句以风卷浮云、露凉明月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