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酺宴四首

· 张说
晓月调金阙,朝暾对玉盘。 争驰群鸟散,斗伎百花团。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 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都:指洛阳,唐朝的东都。
  • 酺宴:盛大的宴会。
  • 晓月:清晨的月亮。
  • 金阙:指皇宫。
  • 朝暾:初升的太阳。
  • 玉盘:形容太阳的圆润。
  • 斗伎:比拼技艺。
  • 百花团:形容技艺繁多,如百花盛开。
  • 遇圣人:指遇到皇帝。
  • 知幸:感到荣幸。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洛桥:洛阳的桥。
  • 举烛:点燃蜡烛,指夜晚的活动。
  • 醉舞:醉酒舞蹈。
  • 拂归鞍:轻轻拂去马鞍上的尘埃,准备离去。

翻译

清晨的月亮照耀着皇宫,初升的太阳如玉盘般圆润。群鸟争相飞散,比拼技艺如百花盛开。遇到皇帝感到无比荣幸,受到恩宠的物品自然欢喜。洛阳桥上将要点燃蜡烛,醉酒后舞蹈着拂去马鞍上的尘埃,准备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朝东都洛阳的一次盛大宴会场景,通过清晨的月亮、初升的太阳等自然景象,以及群鸟争飞、技艺比拼等生动画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喜庆。诗中“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而“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则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欢乐而又不舍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朝盛世的文化繁荣和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