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山静胜寺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
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
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
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
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住。
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茀(yù fú):形容山林茂密的样子。
- 微蒙:隐约不明。
- 下车:指到达目的地。
- 饰马:装饰马匹,指整理行装。
- 苦霜:严寒的霜。
- 裛(yì):沾湿。
- 爱日:温暖的阳光。
- 扬江煦:江上的阳光温暖。
- 宴三空:指禅室中空无一物,象征禅宗的空灵境界。
- 同六趣:与六道轮回相同,指神祠中供奉的神灵与世间众生一样经历轮回。
- 戏谑(xì xuè):开玩笑。
- 惊顾:惊慌地回头看。
- 桓公台:古代名胜,此处指历史遗迹。
- 先贤墓:古代贤人的墓地。
- 无尽灯:佛教中比喻佛法如灯火相传,永不断绝。
- 有情:指众生。
翻译
每次登上襄阳楼,远望龙山的树木。 山林茂密覆盖冈岭,在烟雾中隐约不明。 到达这里已经一年,整理行装后闲步。 严霜沾湿了野草,江上的阳光温暖人心。 云彩对着石上的塔,风吹过松下的路。 禅室中空无一物,神祠与六道轮回相同。 儿童们一起嬉戏,猿鸟惊慌地回头看。 南边认识桓公台,北边望见先贤墓。 世上的人在哪里,时常听到心不在焉。 但佛法如灯火相传,永不断绝,可使众生觉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襄阳楼远望龙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生动地描绘了山林的茂密和烟雾的朦胧,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美丽。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禅室和神祠的描写,以及对先贤墓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和人生哲理的领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