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炎洲:指南方炎热之地。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
- 永日:长日,整日。
- 孤城:孤立的城池,这里指岳州。
- 萧条:寂寥,冷清。
- 太息:深深地叹息。
- 幽感:深沉的感慨。
- 馀声:回响,余音。
- 息心:平息心绪,指放下杂念。
- 有欲:有欲望,有追求。
- 弃知:放弃知识,指超脱世俗的智慧。
- 无名:无欲无求的状态。
- 五十知天命:指人到五十岁,应该明白自己的命运和天意。
翻译
在炎热的南方忍受着三伏天的酷热,整日躺在孤立的岳州城中。 幸好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清冷地照耀着,给这寂寥的夜增添了一丝明亮。 独自唱歌,又深深叹息,深沉的感慨在夜空中回响。 江边的鹤不时地叫唤,深山中的猿猴也屡次鸣叫。 平息心绪,观察自己的欲望,放弃世俗的智慧,回归无欲无求的状态。 到了五十岁,我明白了天命,希望我能通达此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岳州孤城中的夜晚,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炎洲苦三伏”与“萧条夜月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后文通过“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结尾的“五十知天命”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阶段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未来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