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古祠

· 张籍
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鸟飞。 记年碑石在,经乱祭人稀。 野鼠缘朱帐,阴尘盖画衣。 近门潭水黑,时见宿龙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祠墓:供奉祖先或贤人的庙宇和坟墓。
  • 记年碑石:记录年代的石碑。
  • 经乱:经历战乱。
  • 野鼠:野生老鼠。
  • :沿着,顺着。
  • 朱帐:红色的帐幕。
  • 阴尘:积存的尘土。
  • 画衣:绘有图案的衣服,这里指神像或祭品的装饰。
  • 潭水:深水池。
  • 宿龙:指夜晚归巢的龙,这里可能指某种水生动物或象征性的表达。

翻译

春天的草丛中,古老的祠堂和墓地空无一人,只有荒凉的树林中鸟儿在飞翔。 记录年代的石碑依旧屹立,但经历了战乱,前来祭祀的人已经稀少。 野生的老鼠沿着红色的帐幕爬行,积存的尘土覆盖了绘有图案的衣服。 祠堂近处的深水池显得幽暗,时常可以看到夜晚归巢的龙(或水生动物)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古祠景象,通过春草、荒林、鸟飞等自然元素,以及记年碑石、经乱、祭人稀等历史痕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中“野鼠缘朱帐,阴尘盖画衣”一句,以细节描写增强了场景的荒废感,而“近门潭水黑,时见宿龙归”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幽深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古祠荒凉景象的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张籍

张籍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