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

· 张籍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拼音

所属合集

#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阳峰:山峰名,可能指道教名山之一。
  • 长生:指道教中的长生不老之术。
  • 玉洞仙:指道教中的仙人或仙境。
  • 熊须冠:一种以熊须装饰的冠帽,象征尊贵或特殊身份。
  • 鹤尾扇:以鹤尾羽毛制成的扇子,常用于道教仪式或象征高洁。
  • 云母:一种矿物,道教中常用于炼丹。
  • 休炊爨:停止烹饪,指不再需要人间烟火。
  • 雷公:道教中的雷神,象征威力。
  • 当吏兵:指成为雷公的部下或使者。
  • 瑶坛:指道教中的祭坛或仙境。
  • 空里步虚声:指道教中的神秘音乐,象征仙境的空灵和超脱。

翻译

在玉阳峰下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在玉洞仙境中已有了名声。 独自戴着熊须装饰的冠帽出门,只带着鹤尾羽毛制成的扇子同行。 炼制云母后不再需要炊烟,已经得到了雷公作为部下。 却要到瑶坛之上过夜,应该能听到空中的神秘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道教修行者的形象和经历。诗中通过“玉阳峰”、“玉洞仙”等意象展现了修行者的高洁与超脱,而“熊须冠”、“鹤尾扇”则突出了其特殊的身份和仪式感。后两句中的“云母”、“雷公”进一步以道教的炼丹和神话元素,表达了修行者已达到的境界。结尾的“瑶坛”和“空里步虚声”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仙境的空灵和修行者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道教文化的魅力。

张籍

张籍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