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默丘诸兄弟
归耕十二载,偃仰谢人徒。
种秫足春酝,兄弟时献酬。
念此桑榆欢,误随尘网收。
悬旌入于越,洒泪别沧洲。
昔为云中雁,飞鸣自相求。
今为完山鸟,翻飞各异洲。
不惜行者苦,常怀居者忧。
新坪罔露多,古洞岚烟浮。
狐兔傍人走,豺虎尝昼游。
保身在明哲,力穑乃有秋。
尚慎眠与食,庶以慰离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仰:安卧。
- 秫:高粱。
- 春酝:春季酿造的酒。
- 桑榆:比喻晚年。
- 悬旌:比喻心神不定。
- 于越:古代地名,今浙江一带。
- 沧洲:水滨,常用以指隐士居处。
- 云中雁:比喻兄弟。
- 完山鸟:比喻分离的兄弟。
- 新坪:新开垦的田地。
- 罔露:露水。
- 岚烟:山中的雾气。
- 力穑:努力耕作。
- 庶:希望。
翻译
我归隐田园已有十二年,远离尘世,安然自得。种植高粱,足够酿造春酒,与兄弟们时常举杯共饮。享受这晚年的欢乐,却误入了尘世的罗网。心神不宁地进入越地,含泪告别了水滨的隐居生活。昔日我们如同云中的雁群,相互呼唤,共同飞翔。如今却像完山上的鸟儿,各自飞散在不同的洲岛。我不担心行路者的辛苦,却常怀念家中人的忧愁。新开垦的田地上露水很多,古洞旁山雾缭绕。狐狸和兔子在人旁奔跑,豺狼和虎豹曾在白天游荡。保持自身的明智和谨慎,努力耕作才能有收获。希望你们保重身体,注意饮食和睡眠,以此来慰藉我们的离别之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兄弟的深情。诗中,“归耕十二载”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而“种秫足春酝,兄弟时献酬”则描绘了与兄弟共饮的欢乐场景。后文通过“云中雁”与“完山鸟”的比喻,抒发了对兄弟分离的无奈和忧愁。结尾处,作者以新坪、古洞的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兄弟的关怀和希望,展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
陈吾德
明广东归善人,字懋修,号有斋,一作省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以谏市珍宝斥为民。神宗即位,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当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寻屡以事力争,益忤居正,出为饶州知府。御史承风借端诬劾,谪马邑典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除名为民。居正死,起官,终湖广佥事。有《谢山存稿》。
► 119篇诗文
陈吾德的其他作品
- 《 寄吴明卿大参 》 —— [ 明 ] 陈吾德
- 《 王使君召宴翊襄亭二首 其二 》 —— [ 明 ] 陈吾德
- 《 王使君召宴翊襄亭二首 其一 》 —— [ 明 ] 陈吾德
- 《 寄陈富伯兄弟 》 —— [ 明 ] 陈吾德
- 《 大梁逢吴明卿大参张子承佥宪学阁夜宴留别一首 》 —— [ 明 ] 陈吾德
- 《 岁晏寄家书 》 —— [ 明 ] 陈吾德
- 《 别舒汝德给舍兼订春还之约 》 —— [ 明 ] 陈吾德
- 《 和曹明府游白沙相祠地二首 》 —— [ 明 ] 陈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