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缉熙受教职二首

百年文物在东吴,画舫春风忆此都。 到手閒官如处士,从头诗卷又江湖。 秋风淅淅将吹雁,渚雨霏霏急下凫。 村里病翁谁见问,莫言筋力尚支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缉熙: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受教职:接受教育职务,指担任教师或教育官员。
  • 东吴:指江苏一带,古时为吴国之地。
  •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 处士:古代指有学问但不愿做官的士人。
  • 诗卷:诗集,这里指诗人的作品集。
  • 江湖:指民间,与官方相对。
  • 淅淅:形容风声。
  • 渚雨:水边或水上的雨。
  • 霏霏:形容雨雪密集的样子。
  • :fú,野鸭。
  • 村里病翁:指乡村中的老病之人。
  • 筋力尚支吾:体力还能勉强支撑。

翻译

百年间,文化繁荣之地在东吴,我怀念那春风中画舫游弋的都城。如今我这闲散的官职,如同隐居的处士,从头开始,我的诗集又将流传于江湖。秋风瑟瑟,即将送走南飞的雁群,水边的雨密集地下着,急促地打在野鸭身上。乡村中那些病弱的老翁,有谁会去关心询问呢?不要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勉强支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东吴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新任职位的感慨。诗中,“画舫春风”与“诗卷江湖”形成对比,前者繁华而后者隐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乡村老病者的同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