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大尹朝京三首

· 陈繗
梅雨晴时天日清,摘梅送旧觉酸情。 绿槐影里行春酒,红槿花中驻晓旌。 风月一航离海国,山河万里接皇城。 悬知考绩功居最,平地春雷再一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正值梅子成熟,故称梅雨。
  • 摘梅:采摘梅子。
  • 春酒:春天酿造的酒,也指春节期间的宴饮。
  • 红槿花:一种红色的锦葵科植物,花色艳丽。
  • 晓旌:早晨的旗帜,这里指早晨的行军或出发。
  • 风月:指自然景色,也泛指诗情画意的生活。
  • 海国:指沿海地区。
  • 山河:指国家的疆域。
  • 皇城:指京城。
  • 考绩:考核官吏的政绩。
  • 悬知:预知,料想。
  • 功居最:功绩位居第一。
  • 平地春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这里指梁大尹的功绩将引起轰动。

翻译

梅雨过后,天空晴朗,我摘下梅子送别旧友,心中感到一丝酸楚。在绿槐树影下举杯共饮春酒,红槿花中早晨的旗帜飘扬。乘船离开这风景如画的海滨之地,山河绵延万里,直通皇城。可以预见,你的政绩考核必定名列前茅,如同平地一声春雷,再次震惊四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梁大尹的场景,通过梅雨、绿槐、红槿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风月一航离海国,山河万里接皇城”展现了壮阔的旅程和远大的前程,而结尾的“悬知考绩功居最,平地春雷再一声”则表达了对梁大尹未来功绩的期待和赞美,预示其将如春雷般震撼人心。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