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三首

· 陈繗
谁云矮屋负长材,才在儒林拔萃来。 孔孟文章充肺腑,伊周事业满胚胎。 朝阳海上倾葵藿,霖雨天边被草莱。 萍水有源沾丽泽,不妨诗酒共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矮屋:低矮的房屋,这里比喻条件简陋。
  • 长材:指有才能的人。
  • 儒林:指学术界或读书人群体。
  • 拔萃:指出类拔萃,超出一般。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代表儒家学说。
  • 文章:这里指学问和思想。
  • 充肺腑:比喻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 伊周:指伊尹和周公,古代贤臣的代表。
  • 胚胎:比喻事物的萌芽或初步形成。
  • 朝阳:初升的太阳,比喻光明和希望。
  • 葵藿:葵花和藿草,比喻忠诚和谦逊。
  •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比喻恩泽。
  • 草莱:指田野,比喻普通百姓。
  • 萍水:比喻偶然相遇。
  • 丽泽:美好的恩泽。
  • 诗酒:诗歌和酒,常用来指文人雅集。

翻译

谁说简陋的屋子容不下杰出的人才,才华横溢的儒者正是从这里脱颖而出。孔孟的学问和思想深入人心,伊周的功业已经在心中孕育。如同朝阳照耀海上的葵花,连绵的雨滋润着田野的草木。偶然的相遇也能带来美好的恩泽,不妨让我们在诗酒中共同流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的儒者的赞美,以及对学问和功业的向往。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学问的深远影响和功业的初步形成,同时展现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期待和对普通百姓的关怀。最后,作者以诗酒为媒介,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