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

天子门生果负心,熏馀国老共呜喑。 中涂丐马劳鞭抶,当道诛蛇那可禁。 南北司分争兔窟,东西地隔阻鱼鬵。 误止沙陀忠愤锐,自甘铁锁少阳深。 乞巧楼登空伏剑,阑干蹋罢强驱骎。 敕使卫兵仍一党,贞臣义旅孰同岑。 歇后清诗应作曲,月馀誇口尚为霖。 起复无麻愁迫债,侑觞执板望知音。 蚰蜒壕下围翔凤,纥干山上少栖禽。 数囊腐首销群怒,三仗平安解若林。 黄衣幼弱供除扫,内省冤号速闭瘖。 拒狼进虎俱投肉,辞李依朱总赴燖。 杨柳歌词虚索和,大家夫妇且长斟。 到头英气归何处,绕柱单衣受逆镡。 流浊流清终并没,九王九曲又偕沉。 濮州司马人遥听,独赋香奁泪满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宗:指唐昭宗李晔,唐朝第19位皇帝。
  • 熏馀国老:指被贬谪或失势的老臣。
  • 呜喑:沉默无声。
  • 丐马:乞求马匹。
  • 鞭抶:鞭打。
  • 诛蛇:比喻铲除奸佞。
  • 南北司分争兔窟:比喻朝中南北两派势力争夺权力。
  • 鱼鬵:鱼网,比喻困境。
  • 沙陀:古代民族,此处指沙陀族的军队。
  • 铁锁:比喻坚固的防线。
  • 乞巧楼:古代七夕节女子祈求巧艺的楼台。
  • 阑干:栏杆。
  • 驱骎:驱赶马匹。
  • 敕使卫兵:皇帝的使者和卫兵。
  • 贞臣义旅:忠诚的臣子和正义的军队。
  • 歇后:歇后语,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
  • 起复无麻:指复职时没有麻衣,表示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 侑觞执板:劝酒时拿着酒板。
  • 蚰蜒壕:壕沟,比喻困境。
  • 纥干山:山名,比喻偏远之地。
  • 三仗平安:三次战斗都平安无事。
  • 黄衣幼弱:指年幼的皇子。
  • 内省冤号:宫内的冤屈和呼号。
  • 拒狼进虎:比喻从一个危险进入另一个危险。
  • 辞李依朱:离开李姓的依靠朱姓。
  • 杨柳歌词:指杨柳青青的歌词,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 大家夫妇:指皇帝和皇后。
  • 逆镡:逆流而上。
  • 九王九曲:比喻复杂的政治局势。
  • 濮州司马:指在濮州任职的司马,此处可能指作者自己。
  • 香奁:指香盒,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妆奁。

翻译

天子门生果然背信弃义,被贬的老臣们一同沉默无声。 途中乞求马匹,劳苦鞭打,面对奸佞的铲除,那又如何能禁止。 南北两派势力争夺权力,东西两地被隔绝,如同陷入鱼网。 沙陀族的军队忠诚而愤慨,自愿坚守坚固的防线。 在乞巧楼上空自伏剑,栏杆踏过后强行驱马。 皇帝的使者和卫兵仍然是一党,忠诚的臣子和正义的军队,谁能与他们同在。 歇后语般的清诗应作曲,月余夸口尚能为霖。 复职时没有麻衣,愁于迫债,劝酒时拿着酒板,期待知音。 在壕沟下围攻翔凤,纥干山上少有栖息的禽鸟。 数囊腐首消解了众怒,三次战斗平安无事,解除了如林的困境。 年幼的皇子供奉除扫,宫内的冤屈和呼号迅速闭塞。 拒绝狼而进入虎,都是投肉,离开李姓的依靠朱姓,总是赴汤蹈火。 杨柳青青的歌词虚索和,皇帝和皇后且长斟。 到头来英气归于何处,绕柱单衣受逆流而上。 流浊流清终并没,九王九曲又偕沉。 在濮州任职的司马,人们遥听,独赋香奁泪满襟。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描绘了唐昭宗时期的政治动荡和个人悲剧。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朝中权力的争夺、忠诚与背叛、困境与希望的交织。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个人遭遇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