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

女主武王兆既成,淳风秘记果非假。 制骢才人少有名,扬蛾出寺归黄瓦。 收斛初闻易妇言,投瓮翻因心院惹。 君之麀聚本妖迷,宫不畜猫为枭也。 垂帘以后二圣成,光宅从兹代天下。 伤心一蔓尽黄台,无赖千僧居白马。 铜匦朝悬告密开,罗经夕就全人寡。 衮冕初瞻万像神,羽衣还为六郎写。 杀牛人画已俱焚,控鹤莲花方并冶。 青朱仕宦漫登台,赤族周来终接踝。 漏尽钟鸣天意回,桃红李白公门閜。 五王谋就二凶除,八字眉衰上阳哑。 谁留产禄更燃灰,点筹和事何潇洒。 天星散落桑条折,妩媚前袪难再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制骢 (zhì cōng):指制作马具。
  • 扬蛾 (yáng é):指扬起眉毛,形容得意或愤怒的样子。
  • 投瓮 (tóu wèng):指投入瓮中,比喻陷入困境。
  • 麀聚 (yōu jù):指鹿群聚集。
  • 枭也 (xiāo yě):指枭鸟,比喻凶猛或不祥之物。
  • 光宅 (guāng zhái):指光明照耀的居所,比喻国家或朝廷。
  • 黄台 (huáng tái):指黄色的台阶,比喻皇宫或朝廷。
  • 无赖 (wú lài):指无耻或无理取闹的人。
  • 铜匦 (tóng guǐ):指铜制的匣子,用于存放重要文件。
  • 衮冕 (gǔn miǎn):指古代帝王的礼服和冠冕。
  • 羽衣 (yǔ yī):指用羽毛制成的衣服,比喻神仙或道士的服饰。
  • 控鹤 (kòng hè):指控制仙鹤,比喻掌握神仙或道士的能力。
  • 赤族 (chì zú):指被灭族的家族。
  • 接踝 (jiē huái):指脚踝相接,比喻紧密相连。
  • 桃红李白 (táo hóng lǐ bái):指桃花和李花,比喻美好的景象。
  • 五王 (wǔ wáng):指五位王爷。
  • 八字眉 (bā zì méi):指眉毛呈八字形,比喻人的相貌。
  • 上阳哑 (shàng yáng yǎ):指上阳宫的哑巴,比喻无法发声或表达。
  • 点筹 (diǎn chóu):指点算筹码,比喻计算或安排。
  • 和事 (hé shì):指调解纠纷或处理事务。
  • 桑条折 (sāng tiáo zhé):指桑树枝条折断,比喻事物受到破坏。
  • 妩媚 (wǔ mèi):指姿态柔美,引人喜爱。

翻译

女主武王的预兆已经成真,淳风的秘密记录果然不是假的。制作马具的才人少有名声,扬起眉毛走出寺庙归于黄瓦之下。初次听说收斛易妇的言语,投入瓮中翻转因心院而惹起。君王的鹿群聚集本是妖异的迷惑,宫中不养猫因为枭鸟的存在。垂帘之后二圣成就,光宅从此代管天下。伤心的是一蔓黄台尽,无赖的千僧居于白马。铜匦早晨悬挂告密开启,罗经晚上完成全人稀少。初次瞻仰万像神,羽衣还为六郎描绘。杀牛人的画已全部焚毁,控鹤莲花方并冶炼。青朱仕宦漫登台,赤族周来终接踝。漏尽钟鸣天意回转,桃红李白公门开放。五王谋就二凶除去,八字眉衰上阳哑。谁留产禄更燃灰,点筹和事何等潇洒。天星散落桑条折断,妩媚前袪难再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武后时期的政治风云和宫廷生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武后的权谋和宫廷的复杂关系。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黄台”、“铜匦”、“羽衣”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历史感。同时,通过对宫廷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心向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再现,也是对人性深层次的探讨。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