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帝
永平察察自伤明,长者承家初易视。
改苛深纳济宽言,矫饰仍思安愊吏。
黄发无愆许驳闻,兰台书实容讥刺。
六十三人会孔宗,二千斛米分均义。
尊师重道岂私荣,为亲与兄亦有利。
从兹儒馆献歌谣,遂使戎亭虚候侍。
鳞介衣裳那可易,虎观渠阁今无二。
丁楼班贾尔何人,独令曹褒标远帜。
西京十二传蕞绵,东都百五增谶记。
繇来汉道本非醇,安得名儒通礼意。
当日君贤赖母慈,日夜孜孜从老至。
诸马既辞诸窦来,孤雏腐鼠谁相弃。
沁水田园未足惊,都乡颈项真难避。
始知君德贵刚强,谨小失大终为累。
此时何似撞郎人,郎官不为公主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永平:汉明帝刘庄的年号。
- 察察:明察,精明。
- 愊吏:廉洁的官吏。
- 黄发:指老人。
- 驳闻:驳斥传闻。
- 兰台:汉代宫中藏书的地方。
- 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
- 戎亭:边防的亭堡。
- 鳞介:比喻不同的族类。
- 虎观:指学术讨论的地方。
- 渠阁:指藏书的地方。
- 班贾:班固和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
- 曹褒:东汉时期的文学家。
- 蕞绵:微小而连续不断。
- 谶记:预言未来的文字或图画。
- 孜孜:勤勉不懈。
- 诸马:指汉代马氏家族。
- 诸窦:指汉代窦氏家族。
- 沁水:地名,在今山西省。
- 都乡:指京城。
- 撞郎:指敢于直言的郎官。
- 畀:给予。
翻译
永平年间,明帝自伤其明察过度,长者继承家业之初,容易轻视。他改掉了苛刻,接纳了宽厚的建议,矫饰之余仍思安定廉洁的官吏。老人无过失,允许驳斥传闻,兰台藏书实录中容纳了批评和讽刺。六十三人会聚孔宗,二千斛米平分正义。尊师重道并非为了私荣,为了亲人和兄长也有利益。从此儒馆中献上歌谣,使得边防亭堡空无一人。不同的族类怎能轻易改变,学术讨论和藏书之地今无二致。丁楼班固和贾谊是何人,独令曹褒标新立异。西京十二传微小而连续,东都百五增预言记。汉代之道本非纯粹,怎能通晓名儒的礼意。当时君主贤明依赖母慈,日夜勤勉不懈。诸马既已离开,诸窦来访,孤雏腐鼠谁会抛弃。沁水田园不值得惊讶,京城的颈项真难躲避。始知君德贵在刚强,小心谨慎反而成为拖累。此时何似敢于直言的郎官,郎官不为公主所给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明帝永平年间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君主的治国理念。诗中,“永平察察自伤明”一句,既表达了对明帝过度明察的自省,也暗示了其对家国大事的深思熟虑。诗中提到的“改苛深纳济宽言”,反映了明帝在治国上的宽厚与包容。而“尊师重道岂私荣”则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君主对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传达了对治国理念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