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大尹考绩之京二首

· 陈繗
海国风微晓气清,沙头尊酒若为情。 潮回蛋埠花连棹,露锁官桥柳拂旌。 驯鹤飞趋双凤阙,紫骝嘶度五羊城。 赏功更拟登台辅,丹陛时闻佩玉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国:指沿海地区。
  • 沙头:沙滩边。
  • 蛋埠:指船只停泊的地方。
  • 紫骝:一种骏马。
  • 五羊城:广州的别称。
  • 赏功:奖赏功绩。
  • 台辅:指高级官职。
  • 丹陛:宫殿的台阶,常用来指代朝廷。
  • 佩玉声:官员佩戴的玉饰发出的声音,象征高贵和权力。

翻译

海边的清晨微风轻拂,空气清新,沙滩边的酒宴让人情不自禁。潮水退去,船只停泊的花连成一片,露水锁住了官桥,柳枝轻拂着旌旗。驯养的鹤飞向双凤阙,紫色的骏马在五羊城中嘶鸣。为了奖赏功绩,更期待能登上高官之位,宫殿的台阶上不时传来佩玉的清脆声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清晨的宁静与官员考绩的庄严场景。诗中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结合,展现了海国的宁静与官场的繁忙。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如“潮回蛋埠花连棹”、“露锁官桥柳拂旌”,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官员功绩的期待。尾联“赏功更拟登台辅,丹陛时闻佩玉声”则直接表达了对功绩的认可和对更高官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功名成就的渴望和对朝廷的忠诚。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