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廷玉还横江二首

· 陈繗
一识荆州泮水旁,便如韩孟两形忘。 竹轩夜雨连清梦,兰室秋风递好香。 樽酒数来欢会少,片帆归去别离忙。 从今未许重携手,拟作云龙逐四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象征着学问的源泉。
  • 韩孟:韩愈和孟郊,唐代著名文学家,两人关系密切,常一起作诗,此处比喻作者与李廷玉的关系。
  • 竹轩:装饰有竹子的书房或小屋。
  • 兰室:指高雅的居室,常用来比喻文人的书房。
  • 樽酒: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
  • 片帆:小船的帆,比喻离别。
  • 云龙:比喻英才,这里指李廷玉。

翻译

初次在学宫的水边认识你,就像韩愈和孟郊那样,我们彼此忘形。 竹轩中的夜雨连绵,仿佛连我的梦境也变得清新;兰室里的秋风送来阵阵好香。 我们共饮的酒杯数次举起,但欢乐的聚会总是太少;你的小船即将离去,离别总是那么匆忙。 从今以后,我们可能难以再次携手,我打算像云中的龙一样,追随你到四方去。

赏析

这首诗是陈繗送别好友李廷玉的作品,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通过“泮水”、“竹轩”、“兰室”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文雅清新的氛围,反映了文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友人的追随,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