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彭先生款礼并惠诗巾次韵其二

· 陈繗
再一观澜璧水间,风生高座接霏谈。 堂前漫接南来雉,门下偏留北去骖。 乌帽笼头公发白,青衫满目我袍蓝。 相逢相喜文明日,还仰休光照斗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璧水:古代指环绕宫墙的水,也泛指清澈的水流。
  • 霏谈:轻柔细碎的谈话。
  • :野鸡。
  • :古代指驾在车两侧的马。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多为士人所戴。
  • 青衫:古代士人的服装,多指官服。
  • 休光:美好的光辉。
  • 斗南:北斗星以南,泛指中原或南方地区。

翻译

再次观赏清澈的水流在璧水之间,风起时高座上接续着轻柔细碎的谈话。 堂前随意接待南来的野鸡,门下却偏偏留下北去的马车。 黑色的帽子下,先生的头发已经斑白,而我满目所见的是青色的官服。 相逢时我们都欢喜于这文明的盛世,还仰望着那美好的光辉照耀着南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彭先生相聚的场景,通过璧水、风谈、雉鸟、马车等意象,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氛围。诗中“乌帽笼头公发白,青衫满目我袍蓝”一句,既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彭先生的敬重。结尾的“相逢相喜文明日,还仰休光照斗南”则寄托了对文明盛世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代的赞美。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