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春风

· 陈繗
云路门头泮沼东,东君到处总春融。 咏归曾点行边趣,煖入光庭座上风。 绕阁玲珑扬晓铎,满门桃李蔼芳丛。 文衿济济闲来往,万里青云一路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路:比喻仕途,做官之路。
  • 泮沼:古代学宫前的水池,象征学问的源泉。
  • 东君:指春神,也泛指春天。
  • 春融:春意融融,形容春天的气息和景象。
  • 咏归:吟咏归来,指吟咏诗文表达归隐或归家的情感。
  • 曾点:孔子弟子,以孝著称,这里可能指曾点的故事或其归隐的情怀。
  • (nuǎn):同“暖”,温暖。
  • 光庭:明亮的庭院。
  • 晓铎:清晨的钟声。
  • 文衿:指文人,学者。
  • 济济:形容人多,人才济济。

翻译

在通往仕途的大门旁,学宫的水池东侧,春神所到之处,春意盎然。吟咏归来的诗句,曾点行边的趣味,温暖的气息如同春风吹入明亮的庭院。环绕阁楼的玲珑钟声在清晨响起,满园的桃李花盛开,芬芳四溢。文人学者们络绎不绝,闲暇时来往于此,万里青云之路,一路畅通无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文人学者的活动,通过“云路”、“泮沼”、“东君”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咏归曾点行边趣”一句,融合了归隐的情怀与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与学问的热爱。结尾的“万里青云一路通”则寓意着文人学者们前程似锦,仕途顺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和学问的赞美之情。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