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大尹重经赤水道中感怀

· 陈繗
沧波赤水浩相连,古渡重过却自怜。 华发暗惊非昨日,青天无恙似前年。 野花啼鸟迎归路,芳草斜阳度远阡。 想见琼台生瑞气,此时须识宰官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波:大海的波浪。
  • 赤水:此处可能指红色的河水,也可能是地名。
  • 华发:指白发,暗喻年老。
  • 无恙:安然无恙,指平安无事。
  • 远阡:远方的田间小路。
  • 琼台: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可能指美好的地方或官署。
  • 宰官:古代官吏的通称,这里可能指地方官员。

翻译

大海的波浪与红色的河水浩浩荡荡地相连,我再次经过这个古老的渡口,不禁自怜。 白发暗自惊觉已非昨日,青天依旧安然无恙,仿佛还是前年。 野花和啼鸟迎接着归途,芳草与斜阳一同穿越远方的田间小路。 想象着琼台上升起的瑞气,此时此刻,应该能认识到地方官员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赤水古渡时的深情。通过对沧波、赤水、华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华发暗惊非昨日”一句,巧妙地以白发喻示岁月的无情,而“青天无恙似前年”则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比。结尾的“琼台生瑞气,宰官旋”则带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可能暗示着对官员归来的期待和对地方治理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