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骈拇

俗师俗学,空劳彼勖。蔽蒙之民,蒙性于欲。以求初明,其蔽久酷。 天物芸芸,复我虚曲。以知养性,其性如玉。以恬养知,其明似烛。 古人至一,今人至缛。顺而不一,天下乃数。安而不顺,天下乃局。 浇淳散朴,天下乃毒。世道交丧,乾坤乃局。至人处穷,冥飞似鹄。 隐德存身,永辞世梏。世人所求,轩冕相属。傥来不来,神衰气辱。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倒置之民,其蒙转笃。休哉游哉,我沐我浴。 高轩在门,华冕在瞩。何有何无,如断如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骈拇:指并列的拇指,比喻文章中的对仗句式。
  • (xù):勉励。
  • 蔽蒙:蒙昧无知。
  • 天物芸芸:万物繁多。
  • 虚曲:空虚而曲折。
  • 至一:极其一致。
  • 至缛:极其繁琐。
  • 浇淳散朴:指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 乾坤乃局:天地间形成了一种局面。
  • 冥飞似鹄:比喻隐逸高飞,如天鹅般自由。
  • 傥来:偶然来到。
  • 倒置之民:指颠倒是非的人。
  • 休哉游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 轩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吏出门时所穿戴的礼服和礼帽,这里指高官显贵。
  • 傥来不来:偶然来到却不再来。
  • 神衰气辱:精神衰弱,气节受辱。
  • 丧己于物:为了物质而丧失自我。
  • 失性于俗:为了迎合世俗而失去本性。
  • 倒置之民:指颠倒是非的人。
  • 沐我浴:比喻洗涤心灵。
  • 高轩在门:高大的门庭。
  • 华冕在瞩:华丽的冠冕引人注目。
  • 何有何无:无论有没有。
  • 如断如续:时断时续。

翻译

世俗的师长和学问,空自劳苦地勉励。那些蒙昧无知的人,本性被欲望所蒙蔽。追求最初的清明,但蒙蔽已久且深重。

世间万物繁多,回归我内心的空虚与曲折。用智慧来培养本性,我的本性如同美玉。用恬静来培养智慧,我的智慧如同明烛。

古人追求极其一致,今人追求极其繁琐。顺应自然而不追求一致,天下才有秩序。安于现状而不顺应自然,天下就陷入僵局。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天下就充满了毒害。世道交相沦丧,天地间形成了一种局面。至人处于困境,却如天鹅般自由高飞。

隐藏德行以保全自身,永远辞别世俗的束缚。世人所追求的,是高官显贵。偶然来到却不再来,精神衰弱,气节受辱。

为了物质而丧失自我,为了迎合世俗而失去本性。颠倒是非的人,他们的蒙昧反而更深重。悠闲自在,我洗涤心灵。

高大的门庭,华丽的冠冕引人注目。无论有没有,时断时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人与今人追求的对比,揭示了世俗与本真的冲突。诗人批判了世俗的繁琐与蒙昧,赞美了至人的超脱与自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冥飞似鹄”、“以知养性,其性如玉”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本真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独立思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