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石
智谋分小大,忠诚无二三。
所誓为臣尽,苦节应自甘。
况复形骸幻,观生那可贪。
将持假合四,思与地天参。
未识千缘妄,谁驱万欲眈。
夫惟知其白,是以出于蓝。
能居物所恶,岂忧人不堪。
获心姑入左,得首庶于南。
终当介我石,以俟朋盍簪。
且捐晨夕虑,一问古今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介石:坚硬的石头,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
- 智谋分小大:智谋有大小之分。
- 忠诚无二三:忠诚没有二心或三心。
- 苦节应自甘:忍受艰苦的节操应该自己甘愿。
- 形骸幻:身体是虚幻的。
- 观生那可贪:观察生命,不应贪恋。
- 假合四:假借四方的力量。
- 地天参:与天地相参,即与天地合一。
- 千缘妄:无数的因缘都是虚妄的。
- 万欲眈:无数的欲望使人沉溺。
- 知其白:知道事物的真相。
- 出于蓝: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后学超过前人。
- 物所恶:事物所厌恶的。
- 人不堪:人所不能忍受的。
- 获心姑入左:姑且获得心安,进入左边(指道家思想中的“左道”)。
- 得首庶于南:得到首领,或许在南方。
- 介我石:以石头作为我的介质。
- 朋盍簪:朋友相聚。
- 晨夕虑:早晚的忧虑。
- 古今惭:古今的羞愧。
翻译
智谋有大小之分,但忠诚不应有二心。 作为臣子,所誓言的是尽忠职守,忍受艰苦的节操应该自己甘愿。 何况身体是虚幻的,观察生命,不应贪恋。 将借助四方的力量,思考与天地合一。 不知道无数的因缘都是虚妄的,谁又能驱使无数的欲望使人沉溺。 只有知道事物的真相,才能超越前人。 能居于事物所厌恶的地方,难道还担心人所不能忍受的吗? 姑且获得心安,进入道家思想,得到首领,或许在南方。 最终以石头作为我的介质,等待朋友相聚。 暂且抛开早晚的忧虑,一问古今的羞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坚定的忠诚和超脱世俗的智慧。通过对比智谋与忠诚,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如形骸幻、观生不贪、假合四、地天参等,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和远大志向。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繇万安上滩赖风力日有半遂至赣州 》 —— [ 明 ] 郭之奇
- 《 榕城八景环城榕色 》 —— [ 明 ] 郭之奇
- 《 念八日过斗鸡山恶其名之鄙也而不敢易 》 —— [ 明 ] 郭之奇
- 《 禅通纪 》 —— [ 明 ] 郭之奇
- 《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小坐入夜溯流归阊门 》 —— [ 明 ] 郭之奇
- 《 秋辨九首陷昌震陵 》 —— [ 明 ] 郭之奇
- 《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 其五 》 —— [ 明 ] 郭之奇
- 《 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 》 —— [ 明 ] 郭之奇